【資料圖】
投資要點
事件:公司營收持續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提升。2023年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19億元,同增31.80%;凈利潤24.64億元,同增69.15%;歸母凈利潤22.53億元,同增71.90%。2023年Q1公司毛利率23.01%,環增5.48 pct;凈利率13.99%,環增4.76 pct。硅片單位盈利水平有望繼續提升,受限于1-2月產業鏈博弈調整,Q1平均單瓦毛利0.14元,3月份平均單瓦毛利0.18-0.2元。
產能不斷提升,爬坡出貨速度加快。硅片: 2023年Q1實現收入141億元,同增35%。Q1末產能提升至150GW,銀川項目完成以后,2023年末預計產能將超過180GW。2022年Q4出貨量為20GW,Q1達到25GW,其中3月出貨量10GW以上,預期Q2產量達到35GW,Q3達到38-40GW。電池組件:2023年Q1產能達到13GW,實現出貨1.4GW,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23%。
技術:核心技術優勢和工業4.0制造能力下優勢明顯。2023年Q1作為研發結項窗口期,研發費用10.18億元,占總營收比重5.78%。硅片:技術引領下成本優勢明顯,通過細線化、薄片化工藝改善,硅片A品率大幅提升,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數顯著領先行業水平。4.0及智能制造升級下,一季度公司實現全規格產品供應500余種,順應電池組件差異化趨勢,引領行業制造方式變革。半導體材料:今年將進行高強度研發,這部分研發費用率預計接近10%。電池組件:近期公布的廣州項目將采用TOPCon電池技術,N型研發持續投入。
供應鏈:通過長單機制及戰略合作,高純石英砂及坩堝提前保供。公司在硅料、金剛線、設備等方面均有戰略布局。針對石英坩堝,公司提前預判石英砂供應緊張問題,進行鎖量及鎖價,保供內層砂及中層砂,從成本端較二三線企業構建優勢。另外,公司長期培育配套企業歐晶科技,雙方在石英坩堝產品等領域分別簽訂五年至十年期不等的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硅片龍頭,N型迭代下技術及供應鏈優勢明顯。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855.60/1072.50/1161.00億元,同比+27.68%/+25.35%/+8.25%,公司2023-25年歸母凈利潤為92.41/115.32/132.04億元,對應當前P/E為15x/12x/10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行業內部競爭風險;供應鏈保供風險;上下游價格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