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事件:公司發布2022 年報及2023 年一季報,2022 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收3.56億元,同比增長79.48%;實現歸母凈利潤1.22 億元,同比增長91.97%;實現扣非凈利潤1.03 億元,同比增長104.01%。公司2023 年Q1 實現營收0.22 億元,同比增長59.41%,環比下降87.79%;實現歸母凈利潤0.04 億元,同比增長132.03%,環比下降95.44%;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0.01 億元,同比增長92.47%,環比下降101.31%。
業績高速增長,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收入端:公司業績高速增長,主要原因是:(1)WAT 測試設備產品進一步得到客戶認可,產銷兩旺,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2)軟件銷售業務獲得原有客戶持續復購,新客戶拓展取得較大進展;(3)公司長期布局在成品率提升領域并積累扎實的技術基礎。
分產品看:2022 年公司測試機及配件類營收2.44 億元,同比增長142.27%,營收占比68.54%;2022 年公司軟件開發及授權類營收1.12 億元,同比增長15.46%,營收占比31.45%。利潤端:公司2022 年整體毛利率67.77%,同比下降8.70pct;凈利率34.41%;同比增加2.23pct;毛利率同比下滑較大,主要系測試設備及配件業務銷量增加帶動材料成本上漲。隨著公司WAT 測試設備進入量產線,有望帶動公司EDA 設計軟件產品擴展到量產線,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費用端:2022 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率分別為8.34%/7.30%/34.74%/-11.04% , 同期變動分別為-1.44/-1.83/+1.69/-8.56pct。研發費用較21 年增加0.59 億元,同比增加88.65%,主要系研發人員大幅度增加及相關設備投入增加;財務費用同比變動較大,主要系公司于2022 年8 月上市募資9.56 億元,資金的管理收益增加。
業務閉環強化技術優勢,全流程產品擴展市場空間: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EDA軟件、測試設備硬件、半導體數據分析工具以及成品率提升技術構成的整體解決方案,為在集成電路從設計到量產的整個產品周期內實現芯片性能、成品率、穩定性的提升,實現了從設計、測試到分析全流程閉環。軟硬件相結合的全流程閉環的解決方案,強化公司技術優勢。以公司的可尋址測試芯片 解決方案為例,每次芯片流片需要制作一整套光罩掩模;相對于傳統測試芯片,利用公司的可尋址測試芯片設計技術能夠大幅度提升掩膜面積利用率,可以極大地增加單次流片中測試結構的數量,并有效減少流片次數,從而降低掩模成本、縮短流片周期,同時獲得更多的測試數據量以支撐工藝開發。
公司以EDA 軟件為起點,圍繞成品率提升技術持續布局和拓展產品布局,在測試芯片/測試結構設計軟件上,不斷增加產品類別并進行技術迭代;持續推進研發用測試機的技術改進,從研發用機成功拓展到量產用WAT 測試機,不斷擴展產品市場空間。在工藝節點不斷更迭演進的行業背景下,公司全流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有望助力業績持續發展。
深耕集成電路成品率提升領域,軟硬件協同優勢漸顯: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2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12006.1 億元,同比增長14.8%。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發展和市場需求規模的不斷增長,集成電路行業呈現出穩健發展態勢。公司深耕集成電路成品率提升領域多年,已經實現在成品率提升領域的全流程覆蓋, 包括用于測試芯片設計的SmtCell、TCMagic 及ATCompiler 等EDA 工具、用于測試數據采集的WAT 電性測試設備及高效快捷的半導體數據分析軟件系統DataExp,公司是市場上極少數規?;捎密浻布f同方案提供成品率服務的EDA 公司。在設計階段,公司通過自主開發的EDA 工具和電路IP,能夠大幅度提升測試芯片的設計效率,滿足客戶最大限度增加測試結構以達到精確抓取各類電性信號的需求。在測試階段,結合公司自主開發的WAT 電性測試設備,測試效率能得到顯著提升。在分析階段,通過搭建的數據分析平臺和專用數據分析工具,客戶能夠快速處理海量測試數據,進而全面掌握生產工藝參數和缺陷信息,利于優化和提升良率。公司提供的全流程成品率提升解決方案對推動國產化進程起到積極的作用,隨著未來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的繼續發展,公司有望抓住國產替代浪潮的機遇,有望進一步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EDA 軟件、電路IP、WAT 測試設備以及與芯片成品率提升技術相結合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公司主要產品有軟件工具授權、軟件技術開發、測試機及配件、測試服務。公司提供EDA 軟件、電路IP、WAT 測試設備以及與芯片成品率提升技術相結合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在集成電路從設計到量產的整個產品周期內實現芯片性能、成品率、穩定性的提升。受益于國內集成電路產線的建設加快,晶圓廠產能快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國產化進程加快,公司業績有望更上臺階。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2 億元、2.90 億元、5.11 億元,EPS 分別為0.96 元、1.45 元、2.55 元,PE 分別為103X、68X、39X。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技術開發和迭代升級風險、市場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