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事件:公司公布2022 年年報,20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0.44 億元,同比增長29.72%,實現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30.62 億元,同比下滑49.02%,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30.44億元,同比下滑47.98%,基本每股收益0.91 元。公司同時公布了2023 年一季報,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15 億元,同比增長15.70%,環比增長1.52%;實現凈利潤7.07 億元,同比下滑53.83%,環比增長1436.96%。
受需求下滑及成本上漲影響,公司業績承壓。公司主要業務包括C3 和C2 兩大產業鏈,C3 產業鏈涵蓋丙烯及下游丙烯酸、丙烯酸酯;C2 產業鏈為乙烷裂解制乙烯及下游聚乙烯等衍生物。2022 年以來,受美聯儲快速加息以及我國房地產下行等因素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需求均呈現下滑態勢。此外受俄烏沖突影響,2022 年全球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公司主營成本提升幅度較大,導致業績承壓。分業務來看,全年功能化學品實現收入195.78 億元,同比增長52.85%;高分子材料收入73.59 億元,同比增長19.87%;新能源材料收入2.33 億元,同比增長0.63%;其他業務收入98.74億元,同比增長26.66%。2022 年公司連云港基地二階段項目順利投產,公司業務規模大幅提升,推動了收入的增長。全年連云港石化實現收入155.81 億元,同比增長100.02%,是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
盈利能力方面,在成本上行的壓力下,公司綜合毛利率16.52%,同比下滑15.2 個百分點,凈利率8.31%,同比下降12.75 個百分點。分產品看,功能化學品毛利率21.44,同比下降16.14 個百分點;高分子新材料毛利率23.11%,同比下降10.10 個百分點;新能源材料毛利率38.22%,同比下降9.04 個百分點;其他業務毛利率1.34%,同比下降10.87 個百分點。2022 年公司主要產品丙烯酸、丙烯酸酯以及聚乙烯等均價均呈下降態勢,原材料丙烷、乙烷價格則同比上漲,其中乙烷上漲幅度較大,導致公司盈利能力明顯下降。受盈利能力下滑的影響,公司業績承壓,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70.44 億元,同比增長29.72%,實現歸凈利潤30.62 億元,同比下滑49.02%。
一季度成本壓力明顯緩解,公司業績環比大幅提升。2022年下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下行帶來需求下滑的影響,國際能源價格出現明顯回落,公司主要原材料美國乙烷價格亦大幅下降。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一季度公司盈利 顯著回升。2023 年一季度,公司實現實現營業收入94.15億元,同比增長15.70%,環比增長1.52%;實現凈利潤7.07 億元,同比下滑53.83%,環比增長1436.96%。一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16.27%,環比提升7.16 個百分點,凈利率7.49%,環比提升7.04 個百分點,盈利能力顯著改善,推動了一季度業績環比的增長。
新能源材料等新項目穩步推進,保障公司成長動力。公司未來規化項目較多,產能有序擴張,為后續業績增長帶來充足動力。目前連云港石化配套的下游綠色新材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有序開展,包括10 萬噸/年乙醇胺、40 萬噸/年聚苯乙烯、15 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酯、30 萬噸/年二氧化碳精制回收,預計于二季度陸續試生產。平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一體化項目預計年底建成,包括18 萬噸丙烯酸、30 萬噸丙烯酸酯以及電子級雙氧水。此外,公司1000 噸α-烯烴工業試驗裝置已于1 季度實現投料生產,10 萬噸α-烯烴及下游POE 樹脂材料正有序推進。
未來公司將以輕質化原料為核心,推動輕烴產業鏈建設,合理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功能化學品等規劃項目,穩步實施在建項目,進一步擴大具有競爭力產品的全產業鏈建設。在多個項目保障下,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具有堅實基礎。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23、2024 年EPS 為1.28 和1.74 元,以5 月4 日收盤價14.41 元計算,PE分別為11.24 倍和8.28 倍。公司估值較低,結合公司的發展前景,維持公司 “買入”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下跌、需求下滑、新項目進度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