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2022 年通信板塊經營持續向好,2023Q1 保持良好發展趨勢。細分領域來看,電信運營商、智能卡、光模塊板塊綜合表現較好。
(資料圖片)
2023Q1 公募基金與北向資金持倉環比明顯提升,目前板塊估值仍處歷史10 年8.70%分位點的底部,建議持續關注通信板塊。
摘要
1.2022 年通信板塊經營持續向好,2023Q1 保持較好發展趨勢。
2022 年通信板塊實現營收2.27 萬億元,同比增長9.25%,實現歸母凈利潤1513 億元,同比增長20.96%。通信板塊2023Q1 歸母凈利潤為450 億元,同比增長10.22%,保持較好發展趨勢。
2.電信運營商、智能卡、光模塊板塊綜合表現較好。
2022 年三大電信運營商合計歸母凈利潤1698 億元,同比增長8.5%,2023Q1 合計為412 億元,同比增長9.9%,同時派息率提升投資回報率較高。2023Q1,智能卡、光模塊/光器件板塊收入與凈利潤表現相對較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0.84%和26.65%,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59.9%和24.6%。
3.公募基金與北向資金持倉環比提升,但板塊估值仍處底部。
2023Q1,公募基金通信行業持倉市值492 億元,占比1.65%, 環比提升0.35pct;北向資金通信行業持倉市值242 億元,占比0.98%,環比提升0.1pct。板塊估值方面,通信行業動態PE 處于歷史10 年8.70%分位點,其中通信網絡設備等估值較低。
4.減持規模同比增長,質押風險持續釋放。
2023 年初至今,通信板塊上市公司股東等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票2.89 億股(+7.32%),市值80.09 億元(+88.3%)。2022年以來,板塊質押率整體穩定(4.4%),且高質押比例公司數下降。
5.投資建議
一季度板塊公募基金持倉占比1.65%,環比+0.35pct,但較歷史高點仍有差距,且目前申萬通信動態PE 為 30.78,處10 年以來的8.70%分位點的底部區間。因此,建議持續關注通信板塊,一是持續推薦受益AI 及數字中國建設的云計算板塊,包括光模塊的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易盛、華工科技、源杰科技等,ICT 設備商紫光股份、中興通訊、工業富聯、銳捷網絡等;IDC 潤澤科技、奧飛數據、寶信軟件等;二是繼續推薦電信運營商板塊,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是需求有望逐步復蘇的物聯網板塊及云通信,包括廣和通、拓邦股份、和而泰、億聯網絡等。
6.風險提示:國際環境變化影響供應鏈及海外拓展;芯片緊缺及疫情影響超預期;中國5G、AI、云計算發展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