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投資要點:
公司2022 年業績快速增長,2023Q1 業績增幅擴大。根據公司公告,2022 年實現總營收4.38 億元,同比增長29.23%;歸母凈利潤0.62 億元,同比增長54.0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0.58 億元,同比增長71.03%,基本每股收益為0.46 元。Q4 屬于行業銷售旺季,2022Q4 實現營收2.51 億元,同比增長47.52%;歸母凈利潤0.53 億元,同比增長30.05%。2022 年,公司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訂單量飽滿,熱銷品種迎來量價齊升的良好局面,推動公司全年業績快速增長。2023Q1 公司實現營收0.56 億元,同比增長123.38%;歸母凈利潤0.10 億元,同比增長447.62%;扣非后歸母凈利潤0.07億元,同比增長307.88%。2023Q1 種業高景氣度延續,公司重點品種銷售價格及銷量同比不同程度上漲,推動公司業績增幅擴大。
行業政策持續加碼,種植業高景氣度有望延續。關于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2023 年“一號文件”中提出“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范圍,規范種植管理”。種業作為農業產業鏈中的“芯片”,為推動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種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強變得日益重要。我國農作物單產水平和種植效益較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而生物育種技術產業化將是我國補齊種業短板的關鍵。2019 年末以來,行業法規不斷完善,此次《意見》中生物育種產業化政策再次加碼,我國制種行業有望迎來中長期的產業變革。中期來看,在養殖產能修復和糧食補庫存的背景下,預計糧食價格回調空間有限,將維持相對高位運行,種植業高景氣度有望延續。
公司玉米種子優勢突出,市占率有望提升。公司主要從事玉米、花生、小麥等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加工及銷售業務,擁有完備的“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體系,于2022 年12 月成功在北交所上市,肩負著推動河南從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的轉變。從公司產品結構來看,2022 年玉米種子銷售收入2.72 億元,占總營收比例62.16%,同比增長26.49%;小麥種子銷售收入1.04 億元,占比23.77%,同比增長85.20%;花生種子銷售收入0.49 億元,占比11.29%,同比下降16.84%。截至目前,公司自主培育并通過審定或登記植物新品種共18 項,其中以秋樂368 玉米種、秋樂618 玉米種、豫研1501 玉米種等為代表的植物新品種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顯著,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成為公司主要利潤來源。2022 年,我國小麥播種面積3.53 億畝,同比下降0.2%;玉米播種面積6.46 億畝,同比下降0.6%。2022 年,公司玉米、小麥種 子銷量迎來逆勢增長,行業市占率有望得到提升。
公司盈利水平逐年提升。2022 年公司綜合毛利率32.75%,同比增加1.04pct;實現凈利率14.11%,同比增加2.27pct,盈利水平持續優化。其中,玉米種子毛利率41.34%,同比下降0.74pct;小麥種子毛利率16.91%,同比下降1.01pct;花生種子毛利率19.14%,同比增加12.30pct。2022 年,公司玉米、小麥種子利潤率下滑主要受期間內制種成本上漲導致;花生種子毛利率增加主要是因為花生種子價格提高,疊加花生種原材料采購品級較好,加工損耗減低,使得毛利率顯著增長。2023Q1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至33.07%,凈利率17.55%,種子價格上漲推動公司利潤率進一步優化。
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評級。受到制種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預計2023 年種子價格將繼續上漲??紤]到行業高景氣度延續和公司的成長性,預計2023-2025 年可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1/0.98/1.16 億元,EPS 分別為0.49/0.60/0.70 元,對應PE 為13.57/11.18/9.46 倍。根據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23 年平均市盈率41 倍,公司仍有較大估值擴張空間,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自然災害、市場競爭加劇、生物育種產業化政策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