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事件描述
公司發布2023年一季報: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完成營業收入21.67 億元,同比減少2.19%;實現歸母凈利潤2571萬元,同比增長585.53%。
事件評論
區域經營環境向好,營收減少或系檢修影響。2023 年一季度,廣東省火電發電量為 983.4億干瓦時,同比增長2.8%;而且2023 年廣東省年度雙邊協商電價達到553.88元/兆瓦時,同比增長 11.44%,從月度長協電價來看,1-3月廣東省月度雙邊協商綜合電價為 531.5元/兆瓦時,雖然略低于年度長協電價,但與去年2-3 月份均值 524.27元/兆瓦時相比也有一定上浮,在廣東省火電經營環境同比有所好轉的背景下,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1.67 億元,同比減少2.19%,從廣東省年度平均長協電價頂格上浮可見,所有電廠電價均接近上限,因此我們認為營收的降幅主因或系電廠停機檢修影響,使得電量端同比或有雙位數以上的降幅,公司并未完金享受到區域經營環境量價齊升帶來的收入端的上漲。
成本高位限制業績表現,控本表明維護股東價值努力。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為 4.59%,同比減少1.51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系一季度營業成本僅同比減少0.62%,不及收入端降幅。在電量同比預期有雙位數以上的降幅背景下,公司營業成本并未有顯譽回落,我們認為其背后或系高價庫存煤影響,公司 2022 年年末存貨5.2億元,再創新高。由于一季度電量少發,部分高價煤源未得以及時消耗,進而導致公司一季度入爐煤價未能實現與市場同步回落,因此公司一拳度毛利為0.99 億元,同比減少26.38%。雖然經營壓力同比擴大,但公司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一舉度三費全面降低,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財務費用分別同比降低 35.06%、1.81%、44.18%,彰顯維護股東回報的努力,而且公司去年同期公允價值變動為損失0.38億元,而一季度為盈利0.03億元,有效扭轉了公司業績下降的壓力。整體來看,在公司全方面降本增效的努力下,公司一季度完成歸母凈利潤 2571 萬元,同比增長 585.53%。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一季度收入端降低并不具備線性外推的條件,電廠檢修僅會對單季度業績產生影響,而且隨著高價庫存的消耗,成本端回落也將更加明晰,廣東年度長協平均電價頂格上浮表明公司電廠也實現了同步上漲,依然看好后續在電價上浮及煤價回落帶來的成本壓力釋放下的業績向上彈性陸豐電廠擴建陸續推進,公司擴產再起征程。公司陸豐用湖灣電廠 3、4號機組已經于2022年11月26日動工,2025 年初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后,公司裝機將較當前裝機增長56.87%,同樣有望對公司業績形成有力提振。此外,根據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后續梅縣荷樹園電廠7-8號機組2*1000MW 資源綜合利用機組及陸豐甲湖灣電廠58號4*1000MW機組擴建工程月前處于前期工作階段,上述項目均屬現有廠址擴建項目。若后續項目獲得核準,公司資產擴張規模預計將更加可觀。
投資建議:根據最新財務數據,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 EPS 分別為0.71 元、0.93元和1.24元,對應PE 分別為9.38倍、710倍和5.34倍,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電力供需及政策存在惡化風險;
2、煤炭價格出現非季節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