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3 年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66.66%。2023 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35 億元,同比增長40.27%;歸母凈利潤0.55 億元,同比增長33.41%;扣非凈利潤0.54 億元,同比增長66.66%;銷售毛利率39.33% , 同比上升2.5 個百分點; 銷售凈利率17.61%,同比上升0.7 個百分點。一季度收入和利潤增加主要系合并范圍的變化(鶴壁全豐并表)和銷售增長導致。
通過收購整合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公司近年來通過并購實現對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的進一步整合,已形成國光農資、國光園林、依爾雙豐、浩之大、依爾全豐五大營銷業務板塊,四川簡陽、重慶永川、山西絳縣、河南鶴壁、河南安陽五個產品生產基地。公司以縣級經銷商為主、營銷工作下沉至廣大鄉鎮乃至種植戶,目前經銷商超過4,500 個(較上年增加超50%),每個農化經銷商下游還有約 20 個零售商(鄉、鎮一級),渠道建設不斷完善。
產品登記證大幅增加,技術優勢凸顯。2022 年公司登記證數量大幅增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控股鶴壁全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加農藥登記證 80 個,增加肥料登記證 8 個;二是為了拓寬產品線,公司產品研發部門和應用推廣部門密切配合,加強應用研發、應用試驗、產品登記工作。截至2022 年年末,公司擁有植物生長調節劑原藥登記證31 個(比上年增加72%)、制劑登記證87 個(比上年增加38%),是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品種最多的企業。
改制國光園林,細分市場打造增量空間。國光園林由公司于2020 年投資設立。2022 年國光園林營收2.76 億元,同比下降11.25%;歸母凈利潤0.21 億元,同比上漲10.53%。為進一步實施公司發展戰略,公司于2022 年9 月對國光園林進行股份制改造,并在當年11 月初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向深耕非農業用藥細分市場、做大做強公司非農業用藥業務邁出堅實一步。
在建項目穩步推進,計劃于2025 年投產。公司現有農藥原藥產能1.45 萬噸/年,農藥制劑產能8.885 萬噸/年,水溶肥1.38 萬噸/年,生物有機肥/菌肥6 萬噸/年??赊D債募投項目“年產2.2萬噸高效、安全、環境友好型制劑生產線搬遷技改項目”和“年產5 萬噸水溶肥料(專用肥)生產線搬遷技改項目”目前已完成目建設用地場地平整工程,將于2025 年10 月完成建設;“年產1.5 萬噸原藥及中間體合成生產項目”正在辦理征地手續。
盈利預測。我們預計2023-2025 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56、3.11和3.65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0.59、0.71、0.84 元。由于公司為行業龍頭,給予一定估值溢價,參考同行業可比公司估值,給予公司23 年22 倍PE,對應目標價為12.98 元(上期目標價15.40 元,對應21 年22 倍PE,-15.71 %),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波動,下游需求不及預期。